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学院首页>学术研究>正文

“正明讲坛”第14期纪要|臧艺兵:口述历史与社会建构

发布时间:2021-10-28

发布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1年10月26日晚七点,第十四期正明讲坛在yl7703永利官网逸夫楼2楼会议室顺利举办。讲座主题为“口述历史与社会建构”,由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集美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原yl7703永利官网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教授主讲,yl7703永利官网楚学研究所所长、文化学系主任黄尚明教授主持,yl7703永利官网楚学研究所宋亦箫教授、王洪强副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刘夜教授、建纬(武汉)律师事务所秦明杰律师出席讲座。听讲座的有yl7703永利官网与音乐学院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讲座之前,臧教授向yl7703永利官网楚学研究所赠送墨宝“达则兼济天下”。

讲座伊始,臧艺兵教授介绍本次讲座的内容缘起于其本人音乐历史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和文化产业的学科背景,以及从长期的田野调查经历中产生的对当下世界的悲悯之心。臧教授指出做学术研究是对所处的环境、当下的世界产生情感共鸣、文化认同的过程,并引用《中庸》中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来阐释其教育理念。臧教授特别推崇潘光旦先生,潘先生为著名的社会学家,曾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的教务长,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提出了位育理论(《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西南联大能够培养那么多的英才,与潘光旦尊重人类本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组织工作是分不开的。

讲座包括以下内容:

一、新史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第一部分,臧教授讨论了传统史学与新史学的差异,认为新史学、建构理论产生于人类对世界认知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历史学认为应该以人类过去全部存在及其各个侧面为研究对象,依据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日常生活、习俗和制度,乃至心理方面留下的史料进行考证和解释,还原或再现人类过去的一切行动思想以及成就,寻找历史进程的规律,以指导人类未来的行动。随着人类对宇宙世界认知的不断进步,认知的方式也发生了剧烈变动。量子力学理论的产生与完善大大推进了哲学认知的进程,随之产生了建构理论。康德、萨拉曼等哲学家主张世界不可知,因此不能过分强调人类理性的价值,洛克、哈耶克等人受到启发产生关于人类社会秩序(自发秩序、人为秩序)的讨论。由此臧教授认为自然对世界万物具有天然的尊重,这一认同是口述史研究的哲学前提。

20世纪的最初30年是西方新史学的形成时期,以年鉴派为代表,代表人物有费弗尔、布洛克、勒费弗尔、西米昂、拉布鲁斯等。法国史学家亨利·贝尔(Henri Berr,1863——1954年)是新史学的先驱,他于1900年创办的《历史综合杂志》,不仅在对传统史学的批判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未来的新史学范型勾勒出某一些主要特征。贝尔的历史综合思想主张以史学为中心综合其他学科形成一种新的史学模式,贝尔主张以史学为中心统一人类知识,他认为,史学应是人类全部经验的总结,因而有可能去综合其他学科。臧教授格外强调艺术史的重要性,他认为艺术活动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以民歌为例,相关记载在传统正史中寥寥无几,“历史也要记录普通人”,他历时八年而成20余万字著作《民歌与安魂——武当山民间歌师与社会、历史的互动》,围绕歌师姚启华,探索歌师、社会与历史三者的相互构建过程,以图“为草民作大传”,写作过程中情之所至,数次落泪。臧教授结合自身学术经历阐述口述史研究的两大要点:第一,围绕他在《天津学报》上发表的口述史主题文章《我们也活过》,指出历史书写不只记录帝王将相等强者,还要记录普通人;其次,臧教授以自身对“中国音乐记谱法”研究经历为例,说明研究综述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对学术发展的整体性把握,可以尽可能减少学者本身的偏见,明确论文对于学术领域的贡献。

二、大众史学与口述史

在第二部分,臧教授简述大众史学与口述史的起源、研究范围。1931年,美国历史学会会长贝克(Carl Becker)提出「人人都是史家」(Everyman is his own historian)的观念,强调每个人皆有其对历史的主观。1973年,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CSB)开始发展所谓的“public history”,并创办Public Historian这份杂志,大众的历史观从此逐渐受到学界重视。2003年,周梁楷教授将“public history”的观念引进国内,并于2004年「人人都是史家——大众史学研习会」中发表〈大众史学的定义与意义〉一文,将“public history”翻译并扩充为「大众史学」,认为所谓「大众史学」指的就是:大众的历史(history of the public)、写给大众阅读的历史(history for the public)、由大众来书写的历史(history by the public)。

大众史学形式多元,可从文字、影像、语音、文物、数字化、多媒体等媒介传递,并肯定每个人的历史表述,鼓励人人「书写」历史,并「书写」大众的历史供给大众阅读。至此,历史的撰写已不仅只是专业史家的权利,一般民众皆可运用自己的思维逻辑与方式,织构出属于自身的历史。臧教授指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深渊”,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非常好的东西,值得被观察、被揭示,普通人的生活是非常珍贵的史料,却经常被我们错过、被人类错过,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个人的尊严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相比于行业精英和社会精英,草民纪实不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其学术含量面临社会审视和认同。

口述史是个人对自己所经历、体验、观察、获取的人生、社会的各种信息的历史回忆的口头陈述,由相关人士录音记录后整理成文字而形成的,口述史的内容也可能是历史的唯一真正见证者。对于历史来说,任何历史的事实都不能脱离人的感知和记录,口述史的历史,并不是必然同书写的历史更脱离历史的真实。《大学》中记载:“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臧教授认为,体现人本身的价值即是口述史之本。传统的历史是对权贵等社会主流的记录,缺少对社会边缘的群体的描述,臧教授围绕杨祥银的口述史研究,说明口述史的内容也是如此,不仅仅是一种对过去历史内容的记录,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体现。

口述史被广泛应用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民俗学、灾难学、新闻学、医学、艺术学、民族学、生态学等学科,其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家庭史、妇女史、儿童史、劳工史、城市史、社区史、性史、流民史、移民史、人口史、心态史、政治史、精英史、艺人史、商人史等。臧教授梳理出口述史研究的七个特点:一、民主性,从政治史、精英史转向大众史;二、合作性,受访者与访谈者的相互作用;三、动态性,事后再认识的因素与不确定性;四、跨学科性,包涵了全部的社会科学;五、提供对历史更生动的描述;六、纠正文字史料中的偏见;七、对常规历史提出方法论的挑战。随后臧教授总结口述史的功用,认为口述史开拓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弥补重大历史的空白失缺,提供史学研究的全新方法,促进被研究领域的学科发展,是一种古老常而新的历史手段。

三、社会建构理论

在第三个部分,臧教授介绍社会建构理论及其在音乐人类学领域的运用。

社会建构论的早期形态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知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家涂尔干、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等是它的早期代表。其中,涂尔干提出了“科学真理”与“神话真理”的概念,对后世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臧教授解释说,“科学真理”即科学的、被实证的真理,在逻辑上可被统计、被量化;“神话真理”则是由语言和意识建构的真理,也是社会建构理论的主要关注对象。臧教授围绕生命存在的意义阐述社会建构理论即用认知、情感和意志来支持个体特有的价值,从而关怀自身、家庭、社会、乃至全世界、全人类。

知识社会学认为社会文化是知识生产的决定因素,其研究的重点在文化力量怎样建构了知识和知识的类型。其中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人的认知是在日常的人际交往和群体互动中“建构”的,而不是人固有的。米德的观点是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库恩提出的的范式论表明了事实的相对性,为社会建构论论证知识的建构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社会建构论形成的过程中,知识社会学家伯格和拉克曼1966年出版的《实在的社会建构》一书具有里程碑的作用,被誉为社会建构论的“圣经”,此书探讨对实在的信念怎样影响了实在的社会建构,分析主观的意义怎样客观化,又怎样通过社会化过程内化为主体内在的东西,站在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立场上,揭示出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怎样影响了实在和意义的社会建构。

最后,臧教授介绍了自己利用口述史方法,在音乐人类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口述历史是沟通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在提问环节,在座同学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其中音乐学院的同学提出在口述史的研究中如何选择采访对象、以及如何辨别口述材料真实性的问题。臧教授答同学问,指出采访对象的选择需要基于对所在领域理论的熟悉,提高理论水平从而具备学术意识与人文情怀,从而选择田野调查的对象,在采访的过程中可以动态地验证口述材料的客观性,尽可能减少由于记忆等原因造成的口述材料对客观历史的扭曲。

黄尚明教授和宋亦箫教授先后高度评价了臧教授所做的报告。刘夜教授也就讲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黄教授表示,臧艺兵教授有浓厚的人类终极关怀意识,具有深邃的思想,希望学生向臧教授学习,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宋亦箫教授深受启发,认为在口述史研究中有多样化的技巧用以验证田野材料的客观性,在涉及口述人隐私的部分,采访者也要做好真实性存疑的心理准备,可以查阅文献资料作为旁证。刘夜教授高度赞扬了臧教授思想的丰富性,他认为求真的过程既是知识的趣味,也是感情的需要,因此需要避免自欺,在口述史研究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学、人类学的方式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演绎推理,从而感受生命的价值与美好。

在座同学都深受启发,获益良多,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文稿经主讲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