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严 鹏

发布时间:2023-09-14

发布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湖北武汉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现任yl7703永利官网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工业文化研究》辑刊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创新、工业文化、企业史、经济思想史,从事工业遗产、工业旅游、工业博物馆、工业文化研学教育相关工作,担任工信部国家工业遗产评审专家。兼任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工业传奇》顾问、招商局史研究会专家、西门子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德国研修团讲师等。独著《战争与工业》获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邮箱:paxhero@sina.com

其它联系方式见yl7703永利官网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网站:

http://gongyewenhua.ccnu.edu.cn/

主要成果:

一、著作

(一)独著

《资本品与部门创新: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演化(1949—2019)》,科学出版社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简明中国工业史(1815—2015)》,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工匠革命:制造业的精神与文化变迁》,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年(“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地区产业竞争力之演化:湖北纺织工业的发展(1800—2012)》,yl7703永利官网出版社2016年

(二)合著

《产业政策启示录:工业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年(第一作者)(“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工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教育传承与工业旅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年(第一作者)(武汉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提名奖)

《工业革命:历史、理论与诠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一作者)

(三)教材

《企业史与企业家精神:工业文化视角》,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

《工业文化研学:国家创新体系的视角》,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2年(第一作者)

《工业文化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第二作者)

(四)译著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独译)

(五)学术通俗读物

《红色中车:国家名片的红色基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登峰传记图书奖·2021十大中国商业传记好书”)

《富强求索——工业文化与中国复兴》,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

《富强竞赛——工业文化与国家兴衰》,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

(六)参与撰写

《固守与变迁:民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农村手工业经济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共参与5章的撰写)

《新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共参与2章的撰写)

(七)主编

《工业文化研究》第1辑(工业遗产: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工业文化研究》第2辑(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工业的大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工业文化研究》第3辑(工业旅游与工业研学: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工业文化研究》第4辑(多样性的工业文化:红色基因与世界遗产),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年

《工业文化研究》第5辑(工业文化与企业史:多样的探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3年

《工业文化研究》2023年特辑(yl7703永利官网的120年与中国工业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

《工业文化研究:国家工业遗产安溪茶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年

二、专题论文

《战略性工业扩散: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底线思维》,《文化纵横》2024年第3期

《现代世界体系的“中国时刻”:历史的回归与变轨》,《文化纵横》2023年第1期

《工业文化的学理基础:对经济学史的分析》,《yl7703永利官网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招商局史》,《求索》2022年第6期

《自立自强型工业创新:大连光洋发展高档数控机床的演化研究》,《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23年第1期

《从无到有式部门创新及其限制:对中国机床工具工业早期技术追赶的分析》,《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22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2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改革开放前上海手工业经济的演化(1949—1978)》,《近代史学刊》第27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3年第3期全文转载)

《工业文化的政治经济学:长波、实业精神与产业政策》,《政治经济学报》2021年第1期

《富强与文明:工业文化与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梁启超与中国工业文化》,《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4年第2期全文转载)

《恽代英与中国工业文化的早期发展》,《东方学刊》2023年第2期

《铁路作为陆权的枢纽》,《文化纵横》2023年第5期

《美国体系:一个制造业帝国的兴起与分化》,《文化纵横》2022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22年第6期全文转载)

《溃于蚁穴:战时新兴工业强国的初级产品之困》,《文化纵横》2022年第5期(《企业观察家》全文转载)

《日本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政策研究:以<机振法>为中心》,《东方学报》2022年第2期

《战略投入与制造业生态体系:ASML光刻机崛起的启示》,《中国信息化》2021年第4期

《培育制造业生态体系:工业史视角下的“双循环”》,《文化纵横》2020年第6期

《西方工业文化中的“国家理由”》,《文化纵横》2020年第4期

《从抗疫“总体战”反思工业动员与工业文化》,《文化纵横》2020年第2期

《工业博物馆的兴起与功能:传承历史与推动创新》,《东方学刊》2022年第3期

《工业遗产:一个面向未来的论纲》,《东方学刊》2021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22年第2期全文转载)

《新中国工业遗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经济导刊》2023年第6期

《工业遗产:传承优秀工业文化的载体》,《经济导刊》2021年第2期

《工匠精神:概念、演化与本质》,《东方学刊》2020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

《工业文化与现代经济的启动:演化发展经济学视角》,《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9年第2期

《战争与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基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生机器厂演化的检验》,《财经问题研究》2019年第1期

《改革开放与农村企业家精神:以黄陂工业化为例(1978—1998)》,《党史研究与教学》2018年第6期

《市场与技术的两难选择——从中央机器厂看国民政府对战略产业的培育》,《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第2期

《战略性工业化:一个新李斯特主义工业化理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工业文化:概念、演化与工具》,《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第5辑,科学出版社2019年

《国家作用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一个新李斯特主义的解读》,《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12期

《福州市二轻工业的发展与衰落(1949—2004年)》,《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第4辑,科学出版社2018年

《市场需求与产业政策应对——以国民政府培育汽车工业为例》,《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1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在产业升级中的战略性作用——基于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历史的探讨》,《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18年

《走出萧条:和丰纱厂的困境与重生(1923—1937年)》,《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第9辑,科学出版社2022年(第二作者)

《全面抗战时期后方国营小型钢铁企业研究——基于资渝钢铁厂的个案分析》,《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第10辑,科学出版社2022年

《“工业党”:一个文化景观的速写》,《东方学刊》2019年总第4期

《战时大后方工业企业的技术演化——以中央机器厂为中心》,《近代史学刊》第1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国家权力、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经营——以通用机器有限公司(1946—1949)为例》,《史学月刊》2015年第2期

《江南造船厂的技术能力构筑(1905—1937)》,《国家航海》2016年第15辑

《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业的早期发展(1936—1949)》,《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中共建政初期同业公会与产业发展之关系:以上海机械工业为中心(1949—1956)》,《史学集刊》2015年第2期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机械进口与工业化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4期

《中国的机械进口与工业化道路:基于亚洲间贸易的视角(1912—1937年)》,《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3期

《清末至抗战前中国农机制造业的演化:以上海为中心》,《中国农史》2013年第1期

《中国农业机械公司的创立与发展(1943—1949)》,《中国农史》2014年第3期

《抗战前江南机械制造业对农村经济的辐射——以农田灌溉为例》,《民国档案》2011年第4期

《企业家精神、国际契机与民族国家建构——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1900—1920)》,《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上海大隆机器厂发展原因探析》,《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7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的技术管理(1946—1948)》,《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17辑,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

《中国汽车出口竞争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长期结构分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二作者)

《深圳工业的演化路径及展望》,《开放导报》2017年第6期(第二作者)

《严庆祥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二作者)

《论20世纪20年代上海棉纺织机械业的技术创新——以大隆机器厂和中国铁厂为分析重点》,《江汉论坛》2011年第3期(第二作者)

《近代东亚工业技术的演化:以丰田织布机为例》,《安徽史学》2012年第5期(第二作者)

《市场激励与国家引导:民国时期广州机械与钢铁工业研究》,蔡明伦、张泰山主编:《第一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春出版社2016年

《技术演化与中西“大分流”——重工业角度的重新审视》,《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3期(第二作者)

《市场、国家与城市手工业的长期演化:基于武汉小型织布厂的分析(1900—1984)》,《近代史学刊》第17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1930年代武汉棉纺织工业的危机与应对》,《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除去永豫申新之气味”——论棉铁联营初期苏纶纱厂的科学管理改革》,《珞珈史苑》2011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清末民初湖北乡村棉织业发展缓慢的因素——兼与华北、江南地区的比较》,《江汉论坛》2008年第8期(第二作者)

《德国历史学派与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德国研究》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

《民国时期李斯特经济学说的在华传播》,《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2015年第5期全文转载)

《历史与经济之间——朱伯康民国时期的思想理路及其现代价值》,《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国民政府由保护主义转向自由贸易的新李斯特主义解读》,《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3期

《中国经济学形成过程中的德国传统》,《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1年第2期,科学出版社2011年

《韦伯与经济史的理论问题——以<古代文明的农业社会学>为中心》,《近代史学刊》第1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战前上海工业化的最后展示——上海市政府成立十周年纪念工业展览会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试论近代工商业学徒对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二作者)

《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动及其原因》,《安徽史学》2007年第4期(第二作者)

《清末日人眼中的中外商战——以<中国经济全书>为中心的考察》,《近代史学刊》第5辑,yl7703永利官网出版社2009年

When and How the East-West Great Divergence Took Place:A Re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Machine Tool Industry,China Economist, 2013(1)(第二作者)

三、教学论文

《工业文化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教师教育论坛》2021年第2期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初阶课程诸问题探讨》,《教师教育论坛》2017年第3期

《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中国近代经济史教学问题初探》,《教师教育论坛》2015年第9期

《大学历史教学与中学的对接:基于免费师范生的初步探讨》,《教师教育论坛》2014年第10期

《抗战前中国中学历史教学法主导思想的演化轨迹》,《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第18期

四、评论、综述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顺应大势之举》,《历史评论》2021年第6期

《重商主义与英印“大分流”——被古典经济学篡改的全球史》,《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6期(第二作者)

《国内大循环的历史起源于实践创新——读<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审计观察》2021年第1期

《历史主义的工业创新研究》,《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21年

《国家战略主导的工业化:中国装备工业早期历史》,《经济导刊》2015年第10期

《装备工业与国家命运——写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装备制造》2015年第10期

五、报纸文章

《德国式工业化的历史启示》,《经济观察报》2023年8月15日

《中国铁路发展折射民族工业进程》,《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30日

《日本财阀时代终结了吗?》,《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27日(第一作者)

《破解中国工业自主创新的迷局》,《光明日报》2020年6月27日05版

《<大国速度>:传播工业文化的杰作》,《中华读书报》2017年3月29日

《让文化为“中国制造”护航》,《中国文化报》2017年1月20日

《“战略性工业化”是超越眼前利益的工业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11日

《重器强则中国强》,《中国工业报》2013年11月26日

《战后日本经济观察》,《中国信息报》2007年6月6日

六、所受奖励

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

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5年

武汉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提名奖,2022年